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 醫療保健> 仁嘉隆幸福村首場疫情講座 你與冠病的距離

醫療保健

字級

仁嘉隆幸福村首場疫情講座 你與冠病的距離

【人間社 心崇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 2021-05-21
「在我國目前的新冠病毒病例忽然爆增下,您覺得你與冠病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或者有多靠近?」雪蘭莪州仁嘉隆政府綜合診所主任兼專科醫生陳欣怡,5月17日在「你與冠病的距離」疫情線上講座會上向聽眾提出這個問題。

馬來西亞的第三波疫情嚴峻,為了提高仁嘉隆居民對新冠病毒疫情的醒覺,由雪州萬津區州議員劉永山服務中心、瓜拉冷岳第九區市議員楊克勤、仁嘉隆幸福村工委會、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聯合主辦了新冠病毒系列專題講座。

第一場講座特別邀請醫生陳欣怡,透過直播分析目前馬來西亞新冠病毒的情況及分享本身曾在政府方艙醫院及診所面對病患的經驗。陳醫生先提出關於「誰是密切接觸者」的概念;基本上密切接觸者指的是可透過以下三點來確認檢測呈現陽性的病例:第一是和確診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第二種情況是與確診者有面對面交談超過15分鐘,以及第三點和確診者同處一個封閉的空間超過兩個小時。

她繼續說明,近期確診病例飆升的無症狀感染者,指的是在無意間將病毒散播給身邊人。通常在未出現症狀前的48個小時(兩天前)其實就具備了感染力,病毒開始散播。大約有10%確診者在整個患病期間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大部分的無症狀感染者,在一個星期至10天內就會開始有一些輕微的症狀,如發燒、喉嚨痛、頭痛、咳嗽及感冒的症狀。因此,陳醫生請大家務必警惕這一點,無症狀感染者也一樣具備感染力,甚至有研究顯示他們身上的病毒含量還高過那些有症狀的確診者。

萬一你真的很不幸罹患新冠病毒的話,又要如何進行居家隔離呢?陳醫生說明,如不幸確診,一般可分為一至五級。第一級是無症狀的,第二級會有比較輕微的症狀如發燒、咳嗽、肌肉酸痛、沒有肺炎。第三級有肺炎,但還不需要呼吸輔助器。如果需要用呼吸器,説明已經到了第四級別。而第五級別就是重症病人,需要進入加護病房,包括各種的器官衰竭等等。

如果居家隔離,家人應該怎麼做?陳醫生說:家裡的人全部都是屬於密切接觸者,必須做兩次冠病檢測,不能趴趴走,同時必須遵守10天的隔離期。此外,住家要進行消毒,尤其是廁所,桌子和椅子兩側。病人的衣物用品需要特別處理,比如穿上手套,並與其他家人的衣物分開洗滌,加上消毒。說到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時,她表示,戴口罩是要預防病毒的散播,如果確診者有戴口罩,他通過飛沫傳播病毒的幾率可以降低到5%以下。如雙方都戴口罩,感染病毒的幾率就可以進一步降到1.5%。

州議員劉永山表示,新冠病毒爆發不止影響經濟,個人的行動,影響病患的精神狀況進而變成社會壓力,希望透過這項講座為大眾帶來正確的資訊與正能量,以便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制止疫情蔓延。

仁嘉隆華小董事長鄭聯榮說,目前成立的「關心預防小組」,其目標有三個,尤其是第三個目標,希望通過市議員在仁嘉隆新村成立一個預防隔離中心,以方便受感染的村民可在本村隔離,不用去外地,語言,交通不方便。

佛光山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勉勵大眾,仁嘉隆幸福村成立防疫小組,希望幫助大家一起度過這個難關。只要大家「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相信必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再次提醒村民和信眾,在目前的封城期間,不要外出,不要有近距離的接觸,待在家裡閉關,以保護自己平安,另外也不要忘了打電話關心身邊的親戚朋友。
12345678910第1 / 38頁
追蹤我們